在日常生活中,跨境电商这个词并不陌生,在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通过网购平台购买过海外的商品,跨境电商正在慢慢地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跨境电商到底是什么呢?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模式,跨境电商主要有两种类型,常用的贸易方式有四种。
(一)针对出口的B2B模式
B2B主要是指企业对企业间的交易,指一国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他国境内的企业或海外仓,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贸易形式。
B2B出口摆脱了原有的传统贸易的报关方式,新增了“9710”和“9810”两种海关监管代码,能够使报关更加便捷。
(二)针对进口的B2C模式
B2C即指企业与消费者直接交易,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目前我国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措施和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B2C领域。
根据《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内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指一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运递进境的消费行为。此种模式也有“1210”和“9610”两种海关监管代码。
目前跨境电商大发展的形势下,跨境电商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法律风险。
其中既包含正常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买卖纠纷、产品质量纠纷、侵犯知识产权所引起的商标侵权纠纷、著作权和专利权纠纷以及行政法领域存在因触犯海关监管类法律法规导致的行政处罚和政府监管等民事风险。也包含涉及跨境电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非法走私废物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刑事风险。
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建立相应的合规制度以规避风险,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下面笔者为大家具体分析跨境电商业务的法律风险。
(一)海关监管风险
海关是跨境电商企业的最主要监管机关,企业的运营首先要符合海关的监管规范,其中伪报贸易方式、低报价格、退货漏税、“刷单”等行为都会涉嫌走私犯罪。一旦确定为走私犯罪,海关不仅会扣押货物,还会同时会对公司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并调整企业在海关的信用评级为“失信企业”,这样一来企业不仅无法享受海关全部的通关便利,并且还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联合惩治,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极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等严重后果。目前海关的监管重点已从通关时延伸到通关后,货物顺利通关后仍会被海关稽查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企业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二)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有较强的地域性,这与跨境电商存在天然的冲突,即便跨境电商企业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具有合法的知识产权,也并不能确保该产品在产品销售国也能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如果企业在开展业务前未能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往往会引发知识产权的风险。
主要包括普通类知识产权侵权,如知名产品商标侵权、外观或者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国际贸易中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平行进口的知识产权风险等。
尤其是在B2C模式中,由于跨境电商企业主要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来销售,平台对于知识产权纠纷有着很大程度的主导权。一旦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在法院未判决之前,平台就有权冻结商户账户、下架产品,不仅会导致企业账户的资金损失,还会阻碍企业的经营对其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三)政府监管风险
在传统的进出口和代加工业务中,境外市场的政府监管主要对象是当地的经销商和零售商,传统模式中境内企业主要依靠合同对该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该项目风险相对可控,而且传导周期较长,往往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现金流,法律后果往往会因处理周期的原因而淡化。
然而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境内企业直接在境外充当了零售商和经销商的角色,因此政府监管的风险例如产品质量监管、广告宣传风险、反不正当竞争管理等事项,自然就直接延伸到了境内企业。这也就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应对要求,如果应对不当,很可能对于企业的销售货款及日常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税务风险
一是“刷单”虚增销量引发的税务风险。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电商企业平台销售数量和金额与会计账簿记载不一致,必然会怀疑企业存在隐瞒收入的行为。但电商企业为了保证“刷单”能够被平台认可,电商企业往往会保证现金流、物流和好评一一对应,最终在税务机关检查时也因此无法自证“刷单”,而被认定为偷税漏税。
二是直播带货漏税款、偷税、虚开等税务风险。如错误认为个人直播带货不需要纳税,因而未进行申报所带来的漏税风险,不恰当的通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借助“税收洼地”避税所造成的偷税风险,直播平台管理不规范,要求网络主播提供等额“替票”才能结算所导致的虚开发票风险等等,都成为直播带货不可忽视的涉税风险。
(一)建立海关合规体系
海关合规事项整体来说比较复杂,刑事、民事及行政交叉部分较多,而且合规还需要随着监管政策和口径变化而进行调整。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海关法律风险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当提前建立一套完善的包括内部商品归类、价格申报、文档保存、危机应对方案在内的合规机制。
海关对企业行为性质的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在发现合规风险或者接到海关监管要求时,应当把握“提前预防,及时沟通”的处理原则,往往可以取得海关理解和认可,在风险解决的前期取得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消费者信息相关合规体系
对于跨境电商平台来说,防范通过“刷单”的方式走私是合规的重点内容,对于跨境电商可以进行建立筛查体系,对于消费者姓名、身份证号、收货地址等信息进行对碰和筛查。在经营中发现的同一购买人、同一支付账户、同一收货地址等异常信息和交易行为,应当采用固定证据、个案审查等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主动披露等制度方式,积极地向海关进行沟通,化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三)提前法律服务的介入时间
跨境电商企业如果意识到可能出现相关风险,应当尽早请合规团队或法律专家介入,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给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损害。尤其是企业面临的相关刑事风险之时,在企业前期主动配合海关缉私部门的基础上,通过犯意提起、行为分工、犯罪主体身份、资金的投入与收益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争取,充分运用认罪认罚制度,帮助企业减轻相应的刑事责任,甚至有部分案件中企业能够获得相对不起诉的处理。
马越超
实习律师